ESG是Environmental(环境)、Social(社会责任)、Governance(公司治理)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缩写,是一种评价企业可持续性的指标及框架。
ESG报告,即环境、社会和治理报告,是一种评估企业在非财务绩效方面的表现的报告。随着社会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高,ESG报告已经成为企业与利益相关方沟通的重要工具。
强调企业不仅要关注财务绩效,还要从环境、社会和治理的角度衡量企业价值,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践和表现可量化。
ESG作为一种工具,不仅可以赋能企业探索长期可持续发展,而且可以指导资本进行可持续投资,以获取长时间维度的正向收益。与此同时,企业面临的ESG压力也越来越来自各个方面。
一 概念溯源
ESG理念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等发达国家因长期“重经济轻环境”而爆发了空前的环境保护运动,绿色环保的价值理念随之引起资本市场的关注。2004年,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发布了研究报告《在乎者赢(Who Cares Wins)》,ESG概念在报告中被首次提出。2006年,联合国发布了负责任投资原则,倡导将ESG纳入投资分析和决策过程,并对ESG进行恰当披露以报告和提升执行效果。
2020年是中国市场的ESG元年,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向国际社会做出实现“双碳”目标的承诺,随后该目标被写入“十四五”规划,将成为中国未来五年重要的发展导向。
二 ESG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一)ESG为企业提供政策红利
首先,近年来世界各国主动顺应可持续发展和绿色低碳发展潮流,纷纷提出了“净零”排放或“碳中和”目标。“双碳”行动是企业ESG评价的重要指标,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产业政策与转型动力。
(二)ESG引导资源优化配置
商业活动是一个资源配置与产出的过程,而资源本身是稀缺的,资源配置是否合理,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国家经济发展质量产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而以往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忽略了自然与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对其进行无节制的开发与利用,导致了如今生态环境失衡的局面,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而ESG理念则有效地促使人们重新去审视资源配置背后的含义,其指出资源的最佳利用应当包括自然资源、智慧资本、社会资本等具有共享性、开放性的资源。尽管从短期的财务绩效来看,企业推动ESG似乎需要增加额外的组织成本、经营成本;但从长期的企业价值来看,较高的环境绩效和社会绩效表明企业重视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和长远发展,从而反哺企业财务绩效,提升企业长期价值。
(三)ESG激励企业创新发展
1、成为企业竞争新机遇
2、凝聚更多创新资源

3、增加资本投入可能
三 不同风格的ESG报告
对于不同的ESG报告,企业也会选择不同的报告形式,常见的有叙述性、指标性、媒体化、互动式、整合式;风格上也各式各样,有理性风、汇报风、文艺风,等等。

● 叙述性报告: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报告形式,以文字叙述为主,主要介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实践和绩效。这种报告通常包括企业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以及企业在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的具体实践和成果。
● 指标性报告:这种报告形式主要是用数据和指标来评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绩效。这种报告通常包括企业的财务、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的关键绩效指标(KPIs),以及这些指标与行业平均水平或国际标准的比较。
● 媒体化报告:这种报告形式主要是以多媒体形式呈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和绩效,例如视频、图片、图表等。这种报告通常包括企业的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的项目和实践,以及企业与利益相关方的互动和沟通。
● 互动式报告:这种报告形式主要是通过线上平台或应用程序呈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绩效。这种报告通常包括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实践和绩效,以及利益相关方的反馈和建议。利益相关方可以通过线上平台或应用程序与企业管理层进行互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 整合式报告:这种报告形式主要是将企业的财务、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的信息整合在一起,以综合性的方式呈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绩效。这种报告通常包括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实践和绩效,以及对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展望和规划。
不同形式、风格的ESG报告各有优缺点,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利益相关方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报告形式。同时,企业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不同风格的报告形式结合起来,以更好地呈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绩效。